Skip to content

大家好,我是农村程序员,独立开发者,前端之虎陈随易。

个人网站:https://chensuiyi.me

我的名片

欢迎关注,广交朋友,共创未来。


这里是 【随易访谈】,分享平凡中的伟大,记录不屈中的温暖。

今天的嘉宾,是前幕布联合创始人,前 ProcessOn 运营负责人,现原则科技 CEO,芦笋、白瓜系列工具创业者,郭晓力

幕布

说实话,本期的访谈,特别不好写,因为能写的东西太太太多了。

这就好像,要从一个十几年的创业老兵留下的创业战场遗迹中,给读者清理一条了解,学习,认识的路出来。

晓力哥的博客,600 篇文章,我全部都浏览了一遍,毫不客气地说,给我整 emo 了。

我目前也是一个全职创业者,2024年是我全职创业的第一年。

这一年我花了 10 个月时间,探索了十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盈利少许,最终确定了 自媒体+产品+课程 这三个方向。

可以说,这 10 个月,是酸甜苦辣的交织,是柴米油盐的现实,也是理想和初心的奔腾。

2012年12月26日,22 岁的郭晓力,写下了第一篇博客文章,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让我慢慢陷入了 emo 中,特别感同身受。

初出茅庐的他,跟我们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少年们没什么两样。

比较特别的是,除了我们都存在的 迷茫 外,他身上还有一股坚韧的 折腾研究 精神。

在刚步入社会的这几年,他曾多次说过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很快就会从低迷中清醒过来。

他折腾过域名,卖站,电商,淘宝客,摆地摊,也曾在 2014 年与比特币失之交臂,因为这一年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又突然想起了 BTC,真想把我的全部家当投进去,可媳妇一定不同意。

文章中分享的十年前的聊天记录,跟朋友创业,与朋友讨论 SEO,推广,域名,投资等等,仿佛在跟时空对话,真实又遥远。

不断地折腾之下,加上他所认为的运气使然,幕布被字节收购,从此便往上走了一大步。

从这十年间,600 篇的字里行间,生活点滴中,深刻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洪流。

不禁感叹,人生苦短,也更加坚定了,要持之以恒,为自己一生所热爱的事业而奋斗之精神。

那么笔者的感悟就是这些,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这近 70 个问题和心得,来一起走进,郭晓力的故事。

请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郭晓力,90 后,有俩个儿子,河北邯郸永年县人,目前定居北京。

怎么联系到你?

  • 郭晓力飞书:https://sourl.cn/9y2q3g
  • 微信公众号:郭晓力

郭晓力微信公众号

👆 郭晓力微信公众号。

请分享一下创业的大概时间线。

  • 2011.1,开始北漂。
  • 2013.6-2016.3,在 ProcessOn 做运营负责增长。
  • 2016.3-2018.6,和朋友合伙创业做 幕布,被字节跳动收购。
  • 2018.6-2021.7 在字节跳动效率工程团队。
  • 2021.9.10,创立 原则科技,做 芦笋白瓜 工具生态。

什么时候开始做幕布的?

2016年5月4日,幕布上线,2016年7月初,开始全职做幕布。

一年发展,幕布已经是个 7 个人的团队,20 万用户规模。

幕布有哪些特别的用户?

幕布的超级死忠粉,在拥有完全够用的升级码的同时还连续 4 次充值幕布高级版 (三年的,一次 199),所有累加时长,他的高级版到期时间达到了2043年。

我感觉幕布如果出一个高级版到期时间排行榜,他不一定是榜首,但一定在榜。

分享一下,曾经幕布一个月的变化。

2015年八月

幕布,一个月时间,用户增加了 2200 人。

电商,一个月销售 2 万+。

2015年九月

幕布,用户突破 10000。

电商,卖货突破 5 万+。

早期做幕布,也是一遍做电商赚钱,一遍做工具创业。

创业者早期都要解决自己生存问题。

做幕布的动机是什么?

2016 年做幕布,我们的动机是 不想上班,不上班不代表不工作,那应该做点什么呢,做自己擅长的吧。

王旭是我在 ProcessOn 时的同事,他是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开发,我当时负责运营。

所以开始做幕布的时候,也是这样分工,他开发,我运营,这是我们擅长的 手艺

就好像开一个小饭馆,他是大厨负责做饭,我负责把饭呈现给前台顾客,把顾客服务好,同时把顾客的反馈同步回去,他再迭代。

当时团队很小,每天早九晚六,周末双休,整体发展不快,但比较稳,现金流始终是正的,也不焦虑。

2016年5月4日,和王旭一起做的幕布上线了,2018年6月,被字节跳动全资收购。

现在幕布怎么样了?

2023年,flomo 创始人 少楠 收购了幕布,目前持续稳定运营。

分享一下原则科技相关介绍。

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培养 100 名估值过亿的创业者,我愿为这个梦想付出十年、二十年。

我发现中国的创业者太少了,创业真的没有那么难,只是很多人不会。

我自己是一个创业者,一直都是,我希望这次重新创业,完成组织的目标的同时,开始我的梦想:培养创业者

这次创业对于我也是全新开始,创业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所有事情都是新的,都是要面对和解决的。

每一次问题的解决就是成长,创业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历练,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创业,只是不知道怎么做。

需要通过把事情做成来提升自己的创业经验。

关于这次创业本身:做难而正确的事

我们相信走工具收费的商业模式是一条难而正确的事,过去 ToB 创业公司都是从上往下打 (ToBToC),基本都是靠销售把产品卖出去,搞定采购负责人就行了,就没人关心用户了。

所以过去 ToB 产品都非常非常不好用,因为没人真正关心用户。

我们要走从下往上打的路子 (ToCToB),这意味着挑战更大,真的做出用户喜欢用的产品,愿意自己付费买的产品,我们也相信人们在工具上的付费意愿会逐渐提高,甚至追赶他们在游戏上或者视频娱乐类上的付费意愿。

2024 年,我们重新确定了使命和方向,我们要服务的用户是:自由职业者

滚滚而来的 AI 浪潮,我们相信会造就一些独角兽的公司,但也会像互联网一样,在造就 BAT 和 TMD 的同时也会帮助无数个人,通过互联网赚到钱。

在 AI 时代,我们发愿要为这些自由职业者、短视频创作者们做产品,帮助他们成为超级个体。

公司使命

为自由职业者服务,为他们做软件,帮助他们提升工作和赚钱效率。

2024年4月18日更新:让自由职业,更简单!

核心竞争力

把产品做薄,功能做少,降低产品使用门槛。

原则科技产品

  • 芦笋录屏:一款极简录屏工具,支持人像+屏幕录制,方便用户录制课程,产品讲解视频。
  • 芦笋提词器:一款智能提词器,支持智能跟读和隐形,方便用户直播过程中,实时/智能提词。
  • 芦笋直播助手:一款极简的直播工具,可以快速跨平台开播,降低做直播博主的门槛。
  • 白瓜 AI 文案:一款免费小红书 AI 文案生成器,服务小红书博主,降低内容创作门槛。
  • 白瓜面试:一款专为在线面试和笔试场景设计的 AI 助手,提升候选人面试的表现。

你有哪些原则?

  • 打破惯性。
  • 不给别人添麻烦。
  • 开车不看手机。
  • 坐在餐桌上不看手机。
  • 在床上不看手机。
  • 去厕所不拿手机。

曾经观察了一个多月,执行的不是很好,大概一半一半。

不过也是有收获的,每次 “犯规” 的时候,都有意识。

比金钱宝贵的是时间,比时间更宝贵的是注意力。

我会继续观察自己,因为规矩是给自己定的。

我想,我们应该用更多碎片时间去放空,去活在当下,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我们可能很难一次做好,一次做对,但只要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就好。

慢慢来,比较快。

请分享一下新手创业常见的 3 个问题。

1、团队主导与分工

第一次合伙创业,难免有分歧,甚至两个人都有自己想尝试的方向,这个时候怎么办?

这是合伙创业过程中注定会遇到的问题。

要通过磨合形成分工,比如主营销,主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主次,谁是创始人,谁是联合创始人。

其实就跟狼群一样,需要有头狼。

做公司也是一样,一定要有一个绝对大股东,绝对的负责人。

当然,如果是做小生意,不扩张,不融资,未来也不需要新的合伙人加入,比如开个小饭店,那两个人/直接按劳分配就好。

2、产品迭代到闭环

刚开始创业,往往都会有理想主义,想做一个 “大” 事情,但大的事情比较难,比较耗时,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

且刚开始往往是脆弱的,各种资源不足。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先通过做一些能够尽快拿到成绩来项目,这样可以提升团队的信心。

创业是为了成功,为了避免被拖死,尽量先做点小需求/产品,先做一些收入。

3、产品选型建议

在创业产品选型上,一定要从确定性需求出发,不要自己 YY 想。

最好的产品是别人已经验证了的产品,需求确定,解决方案被用户接受,且处于早期阶段,这个是最好的产品。

创业不要有洁癖,不要必须完全创新,创业要的是成功,不是为了与众不同,也不是证明自己多牛逼,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别人做的对,请直接 “学习”,然后微创新。

最近看你推特直播很多,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个形式的内容?

我观察到雷军在直播,周鸿祎在直播,雷军还让他-1 的高管们都直播/做内容,我比较关注理想汽车,我也发现理想汽车的高管们也都在做直播/内容。

既然他们都在做,那大概率这个事是有正收益的,不然他们不会持续做。

同时我也想试试,算是新的挑战或学习。

第一次直播我是在 B 站,直播间人数不到 5 个人,我每天播,播了一周。

我也在抖音直播了一场,用户很范,我后来我才尝试在 X 直播,然后直播间直接几十人,这让我找到了人群。

我的受众就是一些创业者/独立开发者。

能上推特,本身就经历过了一层筛选,人数不多,但大家讨论的质量很高。

所以就持续下来了,目前每周直播三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还不错。

你觉得直播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 一种交流方式。
    • 一对 N 和朋友交流。
    • 零距离和用户交流。
    • 还有可以验证奇思妙想。
  • 一种销售方式。
    • 放大器,放大产品/团队产出。
  • 一种表达方式。
    • 社会上发声。
    • 讲述梦想。

你认为个人 IP 有哪些类型?

这是来自铁锤人的分享,他告诉我的,基本分了这么几大类。

  1. AI 资讯型:最新 AI 信息,需要持续跟踪最新 AI 内容。
  2. 资源型:分享某个网站,某个工具,内容可持续发。
  3. 个人 IP 型:发自己日常,没有固定产品,人设比较真实。
  4. 赚钱点子型:需要有行业深度认知,分享观点。
  5. 搬运型:比如,搬运小红书热点内容。

如何持续涨粉?

涨粉不是目的,建立更多有效链接才是。

当然,只要能持续发布高质量的内容,就可以持续涨粉。

想持续输出,那就需要持续有输出,所以成长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说做营销要说故事?

听故事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的故事是最好的武器。

故事能拉近我们和用户/朋友的距离,毕竟没人喜欢被营销,没人喜欢看广告,除非是在电梯里。

创业和独立开发者,必须要做自媒体吗?

自媒体是一种营销方式,如果你有营销的方式/渠道,你可以不做。

营销也只是手段,我们创业做产品,最终是要商业化,是要完成闭环/赚钱。

产品的营销也是产品的一部分,就好像产品名字一样,都是产品的一部分。

好功能,好名字,好营销,合起来才是产品的全部。

目前职场动荡,如何看待打工这个问题?

职场轮回,只要不跳出来,没有本质区别。

铁饭碗也会有下岗的风险,何况私企。

我是选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跳出职场轮回,不受这个影响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但你应该明白这背后的原理。

明白之后,依然选择安安静静做一个打工人,也挺好。

小富即安,打不了换个地方继续工作。

早期好像做了很多站,请问10年前做站需要备案吗?

需要,在国内做网站/服务器放在国内,就都需要备案。

后来小程序需要备案了,APP 需要备案了,AI 来了之后,算法也需要备案了。

影响我们技术人赚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全局观/横向看问题认知,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任何一个单一工种都有局限,能跨界或者有点点跨界认知,往往能做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就好像经常在书上看到的建议,把自己变成派型人才,要全方位发展。

毕竟我们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机器。

看你博客文章,一直以来鸡血十足,请问如何给自己打鸡血呢?

没有鸡血,就是心态吧。

我上学时 QQ 空间签名时:人一定要靠自己

我博客的副标题是:用思想解放双手,用坚持改变生活

这些话都很多很多年了,如果不相信,就不会持续去做,如果相信,就是在践行,就没有坚持。

你觉得,努力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曾经的我,想赚钱,让自己物质生活过的更好,现在虽然也是,但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后来明白:钱只是结果,是你为这个社会做贡献后,社会回馈给你的。

持续为为用户做产品,解决社会问题,社会自然会回馈给你金钱。

乔布斯开启了移动世界,英伟达加速了 AI 世界,他们获取财富,本应如此。

说点更通俗好理解的,如果你为社会创造价值,钱会找你,你就是在钱上面,你就是钱主。

如你只是为了赚钱,那你就是在钱下面,你只是一个财奴。

使用手机也是同理。

博客文章多次提到自己是个失败者,请问当时怎么会这么想呢?

本质还是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还不够努力,还是太笨了。

你觉得,写文章是一个创业者必要的能力吗?

我写文章,初心是当日记写,毕竟我不可能随时找到一个能倾听你的人,那么就写下来,以写的方式,自己讲给自己听,也算是一种通过写作给自己做复盘。

这可能是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就好像健身一样。

还有一个观点是:写文章/写书是一个普通人最容易达到财富自由的方式。

开始写不好,真的没事,反正也没人看,开始写就好了,持续写就行了。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你想说什么?

选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做什么?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工作一定要与自己的爱好相符或者相近。

选专业也一样,如果你是个内向的人,你就喜欢自己鼓捣,研究点东西,那你就做技术或科研

如果你喜欢热闹,喜欢与人沟通,那就做营销/销售

AI 是个大趋势,就是互联网被重新发明了一次。你不做,别人也会做。

所有传统公司销售最赚钱,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营销最赚钱。

“见识” 和 “知识” 还有 “能力” 那个更重要?

当今的社会,一个 “见多识广” 的人比一个 “学富五车” 的人要更吃香,更容易混!

其实 “见识” 也是一种 “能力”,一种大部分人不愿意去学的能力。

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人是属于 “内向型”,我们知道好好学习,做好自己本分工作,我们还知道挣钱了,要存起来,尽量减少开支,这样就可以存的更多一些。

这样一定是最好的嘛?

随着我对 “见识” 了解的越来越多,我发现,身边也有一些 “见识” 很广的朋友,他们可能没我收入多,没我存款多,但我由衷的佩服和羡慕他们,比我 “见识” 多!

出入一些场合,见人、接物、说话等等,我是真不行。

不计较当下利益,可能这两到三年内是没什么存款,没房没车,但未来,人生成就,他们往往也很不错,他们做事,可能不是为了钱,但最终收获的却不少。

与比特币有哪些接触?

曾经写了两篇日记。

2014-12-22

今天又突然想起了 BTC,真想把我的全部家当投进去,可媳妇一定不同意。

随易提示:这年,比特币价格最低100美元

2017-12-13

今天,我用 1500 块钱 0.013 个比特币。

博客中,多次提到买车,请问有车和没车,对于个人决策有哪些影响?

车就首先是个代步工具,这是它基础属性,年轻时都想买自己的车,所以博客中提到比较多,有车和没车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有车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半径 100 公里,随时可走。

没车,大概率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半径 30 公里,随时可走。

你可能会说,我没车可以打车呀,但楼下就停着一辆车和打车,是真的不一样,思考都不一样。

车其实是延长了我们的双腿。

人生的三次长大是什么阶段和思考?

第一次,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第二次,即使怎么努力也没有结果。

第三次,明知不行还是会拼劲全力。

关于独立思考,你是怎么看的?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去思考,或者说冥想,这点很重要。

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且真正思考后的决断,为自己负责。

本质也没有对和错,就是选择不同。

选择不同,决策不同,执行不同,结果就一定不同。

焦虑的时候,有什么缓解方法?

就是当你焦虑的时候,就拿一张纸,一根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论想什么都写出来。

我怎么想,我就怎么写,这招很好使,当你意识到你自己在写字或者说写流水账的时候,你就不焦虑了,心情自然就好很多了。

这招还一个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让你无形之中写很多,就感觉跟一个人在对话一样,无聊或者不忙的时候,你可以试试。

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一定要有时间独处,媳妇总说我,你都看好几遍的《勇敢的心》为什么还看?

其实我就是喜欢霍啸林遇到问题,一个人独处打坐,然后最后智取解决问题的场景,一个人思考和一群人探讨,其实结果是一样的。

实现财富自由,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财富自由是应该分三步走。

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关注自我成长

如果你不想被社会淘汰,那么自我成长 (学习) 是一个值得终身持续的过程,持续的自我成长,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单位时间产出也不断提升,对应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第二步

关注价值

做每一件事都是关注价值,而非价格,简单说你自己评估你现在的工资是否和你的能力 (付出) 成正比?

不要太计较工资收入 (尤其刚工作的前几年),专注价值,提升自我,长期来看才会越来越值钱。

频繁跳槽,工资可能是会一次比一次多,这会造成让你只关注价格 (工资) 而忽略了价值 (能力),终有一天还是要跌下来的;

第三步

坚持

坚持第一步和第二步,财富自由将不再是梦想,财富自由其实只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

现在说了,可能难以理解,当达到财富自由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终身学习 (成长) 才是一生的追求。


追寻财富自由的路上,我们应该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用在提升自己的身上,我们都应该避免三个坑。

第一个是凑热闹

走在大街上,你看到几个人在围着好像看什么东西,你也想凑上去看看,其实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看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第二个是随大流

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就会随波逐流,别人怎么办,他就怎么办。

第三个是瞎操心

替别人做决定,该这样,该那样,就为了找寻一点点优越感。

这三个大坑都会很浪费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时间我们不可控,而且也是不可逆,每一天都只是你这一生中唯一的一天,但注意力我们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

管好注意力,把尽可能多的注意力放到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成长的地方,认真看看自己刚买的新书,总结自己的工作是否可以做的更好,运动健身等等。

关注和管理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做有价值的事,期间我们就需要不被打扰,尝试把手机调成静音,把手机应用推送全部禁止掉,开始练习,每30分钟或者60分钟专注做一件事,然后休息期间打开手机,处理一下消息。

坚持下去,慢慢你会发现你打开手机的次数会越来越少,你会感觉越来越充实。

还有一个问题你需要面对,就是处理跟伴侣的沟通问题,其实所有不幸福的家庭都是伴侣之间投入的时间和沟通太少了,所以你想在你专注期间不受到伴侣打扰 (现在的社会价值观误导的结果就是一般女生认为,你不接我电话,不回我短信,就是不爱我,不在乎我),为此你需要尽可能多的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你的伴侣身上,如果可以,尽可能多的把钱也花在她身上。

简单举个例子,你开始 “不被打扰” 学习之前,先给她打个电话,说几句话,然后告诉她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你要学习,可能不拿手机,她知道以后,起码这次的学习时间,她一定不会打扰你。

当你休息的时候,可以给她发个信息,简单聊几句,告诉她你又学到了什么,加强记忆的同时还完成了沟通,所以要想不受到对方的打扰,就尽可能多的把时间花费在对方身上,多沟通。

时刻警示自己的三句话,不凑热闹,不随波逐流,不瞎操心。

如何看待父母对小孩的期望?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有价值,但大部分人只当耳旁风,人和人的区别往往就在于对待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不同态度 (习惯) 而一点点拉开距离。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是 鼠目寸光,每天想的就是今天吃什么,下班后干什么,睡前大量时间刷微博,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等,总担心错过什么。

我们都知道单细胞生物或者低等生物都是只有你扎它一下,它才会反应一下,然后就又不动了,他们唯一进化 (练就) 的就是大量繁殖,想想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其实大部分的富二代真的都是很努力,很用心,很优秀,当然这也源于他们有个很好的家庭背景,其实就是越富有的家庭越在乎教育,养育成才,而我们往往想的只是把孩子养大成人。

自己不努力,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然后指望他们可以出人头地,想想是多么 单纯,孩子需要的不是保姆,而是榜样。

人生最珍贵的除了健康就是认知,不断学习,看清自己,认知世界,遵循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和趋势,从而活在未来。

如何看待很多人提问求助?

遇到问题,能百度的就不要问别人,他们的时间往往比你想象的重要,没有思考就问别人,不是能力不行,那是懒惰。

如何看待公司、产品和个人?

一个团队,一个企业,都是需要一个人在前面诠释精神,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今天的互联网巨头公司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让你的公司成长起来,你必须先让你自己成长起来,你就是公司的精神支柱。

我们认可这个人,我们就会认可他做的所有事都,从而更愿意支持和帮助他。

如何看待健康、身体和熬夜?如何平衡?

年轻人就是比上年纪的人更有活力,这是客观规律,如果在早期能折腾的时候,你都不努力,那到你结婚/有孩子后,你还能折腾得动吗?

年轻时,多熬夜是必要的,反之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这个熬夜其实就是付出更多。

俗话说的,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结果上比别人好。

当然,选择也很重要,选择来自认知,认知来自输入,输入来自学习,

刚工作的那几年,熬夜工作,熬夜学习,熬夜实践,是你和同龄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人到中年,该慢下来,就慢下来,因为你大概率可以有一个团队为你熬夜努力了。

如何多维度提升自己?

一个优秀的人,一个能力强的人,一个我们口中 “牛逼” 的人,都是一个多维度发展自己的人。

别人的银行卡余额是个 “手机号”,而你的只是个 “验证码”。

如果你也想改变,那就别只幻想,干起来,动起来!日知其所亡,每天保证进步一点点即可。

我想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例子,其实就是他们对上学 (学习课本知识) 不感兴趣,他会选择研究自己喜欢的。

如果说同样都是赚钱,那他们一定会想着办法找更轻松的方式,而大部分都是看似在努力学习,然后考个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选一个好专业,四年毕业进入社会,找个好工作,然后开始职业 (打工) 生涯,实则都是没认真思考过。

如果稍微分析和对比就不难发现,第一种人他会主动的学习很多,多维度发展提升自己能力。

第二种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单线程的执行人生,而这也证明大部分人是没有独立思考的,没有自己的兴趣。

多接触一些自己 “专业” 之外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单纯说收入上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何谓日知其所亡?

每天晚上睡觉前,你是否会回想一下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每天睡前用几分钟回顾一天的过程,总结一天收获,这属于 “精进”,精进的人每天都会很充实,晚上睡觉都会好很多,跟睡几个小时没有必然关系。

很多时候越来越懂,越来越能体会那些我们身边最简单的道理,比如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过我想大部分人从开始认字的时候就知道这些,但到现在也只是知道,认识这几个字,这些人活着,其实已经 “死” 了。

一个人不学习,就是一个 “死人”,你就不想想,凭什么!

你内心追求的 (房子,车子,地位,金钱),你不比别人多付出,凭什么让你得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我们也不能用自己的三观去评价别人,也不应该跟比人比,重要的是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什么你身边尊敬的人,一遍遍真心的教你,你就是不去做呢?如果这样,请不要再抱怨,就是你的问题,你今天面临的种种困难都是你自己的选的。

人,要为自己活!

如何看待坚持这个问题?

“坚持” 是不是人们一直挂在嘴边的词?我要坚持健身,坚持早睡,坚持不玩游戏,然后没过多久,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努力” 也是一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做个积极正能量的人,然后没过多久,一切都好像没发生一样。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坚持而坚持,这事基本就不会长久,你现在可以闭上眼睛想想,你真正直到现在还在做的事,有那个是因为你的坚持?“努力” 也是一样。

吃喝拉撒睡,没有一个是坚持的结果,如果一定选一个,那可能就是你一直在坚持懒床。

玩游戏,刷微博,追剧,不收拾屋子又有那个是你的坚持?

开始写博客的那几天,我也以为我是在坚持,后来我意识到我不是在坚持,我只是在记录,为了若干年后我可以回顾当年的自己。

自己曾经的所思所想,如果我的出发点是为了写博客而写,是为了坚持,我想我早就停止了。

每一个 “坚持” 长期读书和写作的人,都不是在坚持,而是在享受这个过程。

如何理解私域就是产品的一部分?

就好像品牌一样,品牌就是产品的一部分,只是很多创业者不以为然。

或者没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这里说的品牌,更多是指品牌的名字。

社群运营的好,甚至本身就是一个产品。

之前认识了一个朋友,他们做了个公众号。

他们团队非常精简,公众号粉丝近百万,私域用户 10 万+。

他们有几百个群,各行各业分类运营,群管理很多都是兼职,他们如果想推出个小产品,做冷启动,那估计就跟玩一样。

他们真的把社群 (私域) 做成了一个产品。其实我相信有很多他们这样把私域玩出花的团队,只是我们都不知道而已。

私域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需要重视,再提高重视程度。

如何看待有钱人?

你是不是偶尔也会羡慕那些巨富们?羡慕他们有花不完的钱。

其实换个维度想,他们只是在财富 (金钱) 上比你多,在时间上几乎没什么差别。

人生都是几十年,在时间维度上,你们一样的富有。

他们用他们的时间做什么,而你在用你的时间做什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要为了给自己找理由而看不起有钱人,他们是真的比你努力,比你认真,也比你辛苦!

你和他们之间差异真的很大,向优秀者学习,模仿他们的为人处事,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法。

如何看待投资?

不知道是不是看书多的原因,我总是会思考投资的问题,思考用钱赚钱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是上班,领取工资,然后消费,然后继续上班,领工资,继续消费。

他们为了维持日常开销而不得不去上班。对于他们,这很正常,难道这真的很正常吗?

用时间去换钱,永远不会有质变!

试想一下,你从工作到现在攒下了多少钱?试想你未来几年工资还能上涨多少,到时你又可以攒下多少钱?

你要知道无论收入是否增加,你的开销是一定逐年增加的,一定要面临的是教育子女和赡养父母。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每次有什么活动,出去玩他基本都参加,偶尔人家自己还出去玩,好像基本不用上班一样。

然后吃的,住的,用的基本都是你朋友当中最好的,他也不拼爹,两年前你们都一样,而今天你需要为了生活必须每天去上班 “卖命”,而他却是完全自由的。

短短两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很荣幸,我就是那个做的最好的 (起码目前是),我每天思考的不是我有钱之后做什么,而是我怎样可以更有钱,我怎样可以让我的钱去创造出更多的钱,而不是我自己怎样可以用时间换更多的钱。

所以我只有很少的积蓄,我不攒钱,钱都在外面,我甚至一直认为,钱在谁手里,风险就在谁手里。

16年3月辞职,我变成了自由职业者,开始的三个月就是养狗,天天在小区里跟几个老头一起遛狗。

一个一起长大的朋友:小柴,当时跟我说,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混好了,你可以说,当年你养着狗,就把钱赚了。如果将来你没混好,你就可以说,因为你当年养狗了。

其实就是在表达成也萧何败萧何。

同年7月初,我开始全职做幕布了。

一年发展,幕布已经是个 7 个人的团队,20 万用户规模,2017 用户就会达到 80 万。2020年可以达到 300 万,到时每年的利润应该可以让我买辆 Tesla。

我始终在思考如何可以产生更大的收益。

现在每月就发个基本工资做生活费,我把生活费剩下的钱买基金了,一次 100 元人民币,一周买一次,一个月 400 块钱。

你说你一个月几百块钱也拿不出来吗?这个月我把这钱陆续投入到股市里了。

你一定会说,等我有钱了,我也投资。

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错了,大部分人也都是这样想,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错的。

也会一直没有钱。

说这句话,说明对于你花钱才是你最主要的,而不是挣钱,说明对于你,花钱才是刚需,挣钱就是一天 8 个小时,用 “命” 去换就好了。

投资理财一定是当下做的,投资理财的目的就是让钱去赚钱。

100 块钱总有吧,10 块钱总有吧,开始都没钱,理财理着理着就有钱了。

人和人的区别就是思想,读书真的是最快的提升自己思想认知的方法,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

读书越多,你越会发现真理真的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很庆幸有这么多书可以读,可以不断提升自己认知。

对了,再次重申,投资的基本是规避风险,如果你没信心,没把握,就一定不要投。

投资一定是自己主观的行为。

见朋友有哪些自己的特殊方法?

应该每年拿出一部分钱买礼物,用来送给不同的朋友,毕竟朋友之间每次见面只约个饭,就太没意思了。

面基的时候带一份小礼物,可以体现自己很在乎这个朋友和这次见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见面之后的思想碰撞。

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

读书,我自己喜欢读人物传记。

很多人反感鸡汤,你怎么看?

你是不是感觉成功人士说的话都是鸡汤?

是因为有钱,所以思维方式不一样,还是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才有钱?

分享三个小案例

1,开饭店

我哥在村里开饭店好多年了,咸菜做的很好吃,标准来说是一种泡菜。前两天吃饭,我说是不是可以考虑做成成品,然后通过网络卖一下。我爸和我哥的观点是一样的:食品安全很严格,需要各种办证;吃的东西不好做..谁谁之前就被查封,还罚款了...

2,特斯拉

之前看过一个特斯拉早期介绍,创始团队都没有汽车行业的经验,埃隆马斯克也没有汽车行业经验。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造出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电动汽车,甚至就是最好的汽车。

3,毕业十年

2011年1月1日,我开始北漂,工作 3 个月后,我选择了离职。

开始 “创业”,和胜凯一起做网络工作室,当时我们就定了小目标,3 个月,如果可以达到我们工资收入,我就不回去上班了,当时我月薪是 2K,他大概是 1.5K。

做了 3 个月,最高峰时,我们每天收入只有 50 元。最后我们以失败结束,彼此开始找工作。

从 2011 年 6 月加入一家网络营销公司,到 2012 年 12 月,我又一次辞职。

自己在家做了个人电影网站,目标也是 3 个月,如果可以达到工资收入,我就不回去上班了,当时我的月薪是 4K,很显然我依然是失败的。

2013 年 3 月到 6 月短暂在一个电商公司 (卖电视)。

2013 年 6 月到 2016 年 3 月,一直在 ProcessOn (开始思考生存和生活问题)。

2016 年 3 月到 5 月,又和胜凯一起在家做微商,通过快手和头条自媒体卖越南沙金首饰。

当时收入终于做到了比上班高,还记得当时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 “吃饭再也不用花钱了” 当时的衣食住行全是 “公司” 报销。

当时卖货的收入是线性的,非指数型。

那个时候就开始思考如何做一款产品,做一个可以有增长的产品,可以越来越值钱的产品。

2016 年 5 月 4 日,和王旭一起做的幕布上线了,2018 年 6 月,被字节跳动全资收购。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不知道你看出点什么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当想做什么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收益。

我会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往好的方向想,然后我就去干了!

但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并不是这样想。

当想做什么事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困难和风险。

最担心的也是困难和风险,最终没有实际行动,也是因为困难和风险。

从骨子里就不相信这事可行,还记得 2011 年毕业那会,我们班上依然有人不相信通过网络可以赚钱。

要知道我们当时专业学的是 SEO,而且课堂上老师不止一次演示过如何赚钱,现场赚钱。

不相信就不会去做,不去做,怎么可能会成功?

你说到底是因为有钱,所以思维方式不一样,还是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才慢慢有钱了?

我也不知道,但我愿意分享我的经验。

如何看待家和万事兴?

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核心就一句话:我会尽可能多的陪她。

解释一下就是,只要我有时间,我就陪着她

当我没陪她时,她就知道我是在忙很重要的事,也从不打扰我工作。

来字节跳动之后,下班晚,偶尔就会在下班后,我就会给丽娇 (老婆) 带点夜宵。

每次到家,别人的老婆是查手机,而她是查我包,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每次遇到好吃的,好玩的,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她,想带她一起来吃,来玩。

我每次发完工资,就即刻转到她支付宝,家里的钱,也全给她,她很开心。但大部分都是我花掉的,我也开心。

我基本每天都会跟她讲我今天遇到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我有什么想法等。

她每次买衣服都需要我下判断,买不买,我和她越来越像一个人。

家庭本就应该是一个整体,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如果没有她全心全意照顾家庭,我不可能全部精力放在事业上,就不会有这一切,我和她就是一个整体。

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和睦有多重要,带来的精神上价值,物质回报,关键是真的幸福。

生活或者工作遇到困难,往往都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只是我们把事情想复杂了。

靠常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投资也是一样。

真心建议大家,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家人,放下手机,高质量的陪伴。

陪他们一起吃吃饭,说说话,溜溜弯。

很简单,很快乐,很幸福~。

我,就是这样的做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时间、金钱、和注意力的理解。

先说结论:注意力>时间>金钱。

很多人或多或少考虑过时间和金钱的话题,也一定知道 “寸金难买寸光阴”。

可就实际情况来说,金钱远比时间重要,因为人们往往有大把的时间,却没有钱。

很多人之所以工作,就是在用时间换钱,想挣更多钱,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但一天就只有 24 小时。

以至于工作了好多年,每月月薪并未太大变化。收入一直处于线性趋势,微微在上涨。

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如何让收入变成指数增长。

因素会有很多,比如 “时间卖多份” “要有增长” 等等,我今天就聊一下影响最小的一个因素 “注意力”。

首先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要提高产出,那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我们一天真正有意识,主动投入注意力去做事的时间很少。

锻炼注意力,今天分享我的一个笨办法,那就是睡觉。

我可以地随时随地想睡就睡,且能睡着。

开始是睡午觉,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睡午觉。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小米的雷军因为感觉睡午觉耽误时间,就再也不睡午觉了。

想了想我自己,我就是一个俗人,我还是继续睡吧。

后来慢慢,一天不只是睡午觉了,有时候晚饭过后也会睡一会,可能就十分钟左右。

白天,我一般睡觉,睡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现在可以随时想睡很快入睡,完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时间不长,一般都是在十几分钟。

写到这里,又想起来之前看关于毛主席年轻时学习的文章。

他故意去人多的地方读书 (比如集市),锻炼自己在嘈杂环境中还可以全神贯注读书的能力。

我只是个俗人,我习得了在嘈杂中睡觉,全神贯注睡觉。

感觉我睡觉就是在 “重启” 我的大脑。

就好像是重启电脑,重启之后,就是会快很多。

反正这个办法对我帮助很大,睡醒后思路会清晰很多,思考会更高效,工作也更容易进入状态。

抽空你也试试,如果自己注意力总是不够用,就尝试小睡一会,同时减少对无意义事情的注意力投入,毕竟我们的注意力就那么多。

如果你有时间,也建议学习一下 “冥想”,更高级,我也还在摸索中。

只有 1 块钱,你是用这买肉吃,还是买馒头吃?

还记得上高一 (2007年) 的时候,问一个同学,假设你很饿,只有 1 块钱,你是用这买肉吃,还是买馒头吃?

我自己内心的答案会选买馒头,我从小接受的观点是吃饱最重要。

他的答案是买肉,他的观点是,要学会花钱,学会享受,然后再去挣钱。

估计现在他已经不记得说过这些了,但从那天开始,这个观点就开始影响我了。

参加工作后,有了收入,如果有个我喜欢想买的东西,我会通过额外赚钱的方式然后作为礼物奖励自己。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而且体验又很爽,我就很享受这种花钱满足目标的感觉,所以我就继续设置小目标,通过不同方式赚钱实现。

核心理念就是我越挣越多,奖励自己也越来越多,同时家庭收入也是增加的,家人始终是高兴的。

对我自己来说,挣钱后大部分花到我自己身上,买我喜欢买的物品。我很爽,我就有更大动力去挣钱,慢慢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近买的礼物就是特斯拉。

如果你挣钱,而没真正体会过花钱的爽,那你就没真正的动力去挣更多的钱,因为在内心里你也会认为自己只是挣钱机器,就是在用时间换钱,挣多挣少,跟自己并无太大关系,反正都是还房贷,交房租,养孩子等,花在自己身上寥寥无几。

其实买保险也适用,第一优先是给家里挣钱最多的人买,第二是父母,第三才是孩子。

现在买物品,我会尽可能买力所能及最好的,在买的一瞬间是心疼的,花这么多钱,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始终是舒服的。

如果买价格低的物品,买的一瞬间是爽的,真便宜。但后续使用中,一直是不太爽,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

钱很重要,但赚钱的能力更重要。

聊聊对产品的认知。

做产品和做生意是有区别的,做生意收入是线性,且受行情影响较大。

辛辛苦苦好几年,有赔有赚,最后往往剩不下什么钱。

其实我们普通人上班打工就是在做生意,只不过风险小一点,基本不会赔钱。

每年收入会递增一点点,开支也会递增一点点。

收入和支出都是在线性增长,几年下来,也能攒下一些钱。

同样的几年,比同龄人辛苦一点,努力一点,攒下的就多一点,但大概率,依然买不起房。

其实换种思路,就能改变。

如果能做 “值钱” 的事,就少做 “赚钱” 的事。

做 “值钱” 的事,把力量持续集中到一个点上,持续正反馈。

就好比写公众号,一直写,粉丝就会越来越多,涨粉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增长人数不是线性的,而是是指数型的,但只要突破临界点,就成大 V 了。

就好像做产品和做项目的区别。

做项目,收入是线性的,做产品,就是指数型的。

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人,比如自己,也可以是一个品牌。

比如未来我要做的电商,我的源动力 (或者叫初心) 就是希望可以 “让人们生活质量可以提高一点点”。

围绕这个初心,我做的产品就是一个品牌。

为了实现这个初心,我会做个有增长的品牌。

为了做个品牌,我就必须要选好 “功能”,能解决痛点的 “功能”。

而将来真正销售的,其实是品牌的 “功能”。

品牌即产品,产品即功能,功能即营销。

当想清楚,捋顺这些,就不会在乎眼前利益,就不会一味追求赚钱。

信奉价值,专注增长,追求值钱,值钱比赚钱更重要。

做电商,核心竞争力只有品牌,做品牌核心竞争力就是壁垒。

壁垒的建立就是提升组织效率,保质的同时逐步降低价格,低到对手进不来。

最后只能看着一点点垄断市场,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到来。

其实,做其他行业也一样。

情绪低落怎么办?

之前做幕布时,认识一个运动达人阿雷 (雷宗扬),酷爱马拉松。

他同时也是时间记录爱好者,一次跟他吃饭时,他给我分享,他会记录他所有时间支出。然后定期回顾,统计和分析。

会根据他每天的记录情况测算出他情绪周期,也就是发现情绪高涨和低落的时间周期,他会在低落周期时,不做重要事,不做重大思考。

就去跑步去了,当然情绪不低落时,他也会跑步,每天都跑。

我也会有,你也会有,只是我们都没有意识到。

情绪低落的时候,安安静静自己独处,早点睡觉,早点度过,挺好的。

我们知道飞蛾扑火,感觉飞蛾很傻,很笨。

其实我们也是,吃那边多不健康食品,各种肉,辣椒,以及熬夜,还不运动锻炼。

我们都知道不好,也不想得病,谁也不想死,但就是做不到。

其实我们挺弱的,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住,甚至很多时候,都没意识到情绪变化。

自律是最大的自由,你我都做不到,希望今天的你,可以早点睡觉。

最后给各位两条建议:

1,一定不要做个抱怨的人。

2,远离抱怨的人。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想办法解决。

但一定不能抱怨,尤其不能成为抱怨的人,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不是想怎么解决,而是去抱怨,太可怕。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自己情绪更差,关键是,抱怨还会传染,且威力巨大。

留意观察你身边的人,如果一聊天,没几句就开始抱怨。抱怨环境不好,抱怨同事不好,抱怨领导不好等等。

如果遇到,建议你远离,越远越好。

如何提升格局?

格局很重要,格局是通过思考和见识决定的。

提升格局非常重要,提升的方式就是多观察和多思考。

思考就是靠自己,观察可以快速学习。

通过跟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沟通,交谈可以很快提升自己的格局。

这一点上,我做的也不好,还比较懒,书读的也不多。

健身和学习哪个更重要?

学习和健身 (指身体健康) 哪个更重要,这是一个困扰了我好几天的问题。

最后我找到答案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有个理念,在一家公司待着就两点:

1,要么可以学习。

2,要么可以赚钱。

当然学习也是为了将来赚钱。

这里的赚钱不是纯粹的唯利是图,只是当今社会用赚钱可以很好的衡量一些事物,就好像问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是哪个学校毕业一样。

说到我自己,我是应该继续深造,还是应该出山 (毕业),其实困扰了我很久。

曾经的我以为,我会毫不犹豫作出选择。因为对我来说,打工是不可能的。

但真到做决定的时候,还是会思考很久,虽然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一样。

其实本质上是我应该继续学习,还是应该出去做事。

比读书更快的学习方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曾经因为吃饭人多,我选了错峰,自己在一个会议室里冥想 (我的冥想就是专注呼吸,什么也不想,锻炼专注力)。

突然一个念头袭来,在一个陌生地方,如果想去卫生间,找人问是最快的方式。

而我因为有一点点内向,都会先自己找,实在找不到才会找人问。估计有很多人都这样吧。

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找一个熟悉的人问,是找到答案最快的方式,而我过去都是自己在摸索,效率太低了,进步太慢了!

学习也是一样,很多知识可以直接找人问,比自己读书学习的更快,效率更高,当找不到合适的人的时候,可以读书,读书可以提升深度。

而我过去的学习,都是通过读书,读书成长太慢了。后面我会在不减少读书的情况下,多找人请教,找人学习。

之前思考生存和生活问题,解决了生存后考虑如何生活的更好。

现在思考成长,要更快的成长,有加速度的成长,读书使人进步,找行业优秀的人学习沟通,可以成长更快,当然读好书,可以更有深度。

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学什么,那就先读《干法》和《活法》,可以让你先有意识。

有意识后,可以找行业内熟悉的人交流,快速上手,当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再次读书了,读书可以提升深度。

所以,没事多冥想,真的很好。

每个人都需要锻炼场外赚钱能力。

我想先说说工作。

工作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一种日常行为,即使是我们口中财富自由的人。

工作的本质是 我能贡献什么

在工作中,每天都思考,我能贡献什么,为这个团队提供什么。

帮助别人,让别人成功,是作为一个个体最大的价值。

如果自己小有所成 (有一点点钱),就一定要让别人成功 (回馈社会)。让更多人成功 (满足),自己才能更成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锻炼自己场外赚钱能力,是从职场走向自由的一种方式,很多人走出来的人方式。

当看到一个昂贵的物品时,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有些人的思考是我没钱,我买不起,一些人的思考是,我如何可以买得起。

当真正想如何买得起的时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想就有可能实现,不想一定不可能实现。

需要先有意识,先有年收益 100% 的想法,再去论证靠谱不靠谱。

很多事情不一定要做,但一定要想,要想到,要有意识。

像 CEO 一样去思考。

独立思考

怎么证明一个人还活着?看他是否有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无论对与错。

往往当开始思考的时候,那就大概率错不了,通过独立思考,让自己变成一个兀型人才。

兀型人才

虽然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但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是需要两条腿走路的,无论工作还生活,这个社会不缺专业的人才,但缺少在某一方面专业,同时在其他领域或方向也都有涉猎的人。

比如:做为运营的我们,需要懂产品,懂技术,做到有责无界。

有责无界

我理解有责无界的前提是有先界,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和边界,边界内的事都是自己的责,在此之上我们应该追求有责无界,像 CEO 一样去思考。

CEO 的责和界

CEO 是公司的第一责任人,所有的事情到 CEO 手中时都需要解决,我们需要像 CEO 一样去思考,当我们自己遇到问题时,不要转移问题,而是要去直接解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在职场中最好的锻炼。

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在提升自己的价值,价值和价格是成正比的。

像 CEO 一样全局思考,遇到需要做判断的时候,就想假如你是 CEO 会怎么选?怎样在最大范围内寻找最优解?我们日常做的每一项工作对全局有什么帮助和价值,我们的用户是不是关注,对用户工作效率或体验是不是有帮助?我们自己认为的是不是就是用户需要的?

给用户做产品,多去问问用户就好了。

大道至简,最后拼的都是常识。

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之前参加过一场直播,也是我第一次以嘉宾身份参与直播,聊了很多过往经历,很多创业思考。

但最后一个问题,确实深深触动到了我,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是边想边回答,我的回答是三点:

1、要自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那别人更不可能相信 (独立思考)。

2、要知道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有些事情是不知道的,(持续学习)。

3、要做力所能及尽可能大的事,创业时间有限,要考虑价值最大化 (顺势而为)。

创业难吗?难,真的难,所以如果你还没准备好,一定不要上路。

创业有风险吗?有风险,风险很好,没准备好,就不要开始。

创业好玩吗?好玩,真好玩,根本停不下来的那种,跟打游戏没什么区别。

创业赚钱吗?赚钱,真赚钱,创业是唯一合法让人财富自由 (财富越级) 的方法。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为什么而活,要活出什么样的精彩,都是自己的选择,思考之后的选择。

其实每一个人不用为其他人负责,只为自己负责就好了。

创业方向该怎么选?

我思考的基本原则:

  1. 先生存,后发展。
  2. 有增长。

我喜欢劝别人去创业,现在的社会,靠自己赚点钱,真的没那么难,只是大家都没走出这一步。

首先要基于自身出发,要先找到自己的擅长点或兴趣点,创业的动机一定不是只为了钱。

基于自己的兴趣点去做网站,即使不赚钱,也会坚持更新,坚持到最后,往往就会有收入。

如何看待创业是一种自由?

我对创业的思考,为啥要创业,创业的动机是啥。

在写之前,我想到了一句话,什么是自由?最大的自由是自律。

你们自由吗?反正我还不够自由,我很懒。

为啥一直那么喜欢创业,因为创业是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

创业一样需要每天工作,甚至大部分比上班时工作的时间还要长,付出的也更多,承受的压力也更大,但那感受不一样。

创业,你可以随时随地想走就走,上班请个假也可以说走就走,但那感觉不一样。

就好比你有一个自己的车,你的活动范围就是以你为中心直径 100 公里,但如果没有车,你活动的直径范围就是 20 公里,虽然你可以打车去很远的地方,但那感觉不一样。

就好比考上清华大学没有去上和没考上不能去上,从结果上看是一样的,都没有去,但那感觉不一样。

你会认为创业风险很大,失败了怎么办,上班也有被辞退的时候,被辞退了你就会再找个工作。

创业也一样,失败了,就再换个重新开始就好了。

其实创业风险更低,创业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上班是把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创业是手心朝下,给别人发钱,打工是手心朝上,等别人发钱。

当迈出创业那一步,世界都变了,一定程度上说已经超过了 90% 的人。

有时候会感觉是一种庆幸,如果人人都知道这道理,那就没我什么机会了。

有时候也会是一种自我质疑,是不是我所想的,所追求的,都是错的。大家都知道,只是没人说。

我也不知道,但我依然会鼓励身边的人去创业。

创业公司如何做管理?

创业之后,慢慢接触到身边的创业者,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下午和一个好朋友聊到这个创业公司如何做管理的问题了,借此机会,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方法。

2021 年刚开始的第一年,我也是 “眼高手低” 学了太多字节的 “经验”,在团队内部进行了定期进行 All Hands,弄了汇报线,设立双月 OKR,设立 Wiki,还约了团队每一个人两周一次 1on1,健身房,小零食,体检,意外险,下午茶等,一切能学的,都 “照搬” 学来了,这么个状态大概进行了一年,最后我发现都是扯淡。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是因为字节是这样,因为从字节出来,其实这属于典型的 “没有独立思考”。

这属于,没有大公司命,得了大公司病。

在去年下半年我把绝大部分都取消了。

因为我明白了,对于早期的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是业务增长,业务好,大家都好,业务不好,都完蛋。

作为 CEO 最重要的是给团队指明方向,身先士卒,带着大家一起冲!

如果业务做不好,方向混乱,就是 CEO 的问题,最大责任人是 CEO,团队成员更多是帮助 CEO 实现想法,放大能力,加速验证。

我真的认为,创业早期最重要的是方向和文化,

方向选择取决于 CEO 的信息输入+思考,工作永远做不完,关键是往哪儿,做什么,不做什么

文化决定团队氛围和战斗力,充分跳动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尽量能够像 CEO 一样思考和工作,没有人会一直跟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CEO 要更多精力放到外面,了解世界的变化,快速学习和消化,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把业务做成)

大家不怕累,大家怕业务做不成。业务能不能成,关键是方向,其次是团队战斗力

早期创业的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创始人的学习能力

折腾创业,是个无限游戏,是不知前途的事,所以过往的经验和能力,都只是过去,都应该翻篇对待。

未来创业路上更重要的,是创始人的学习能力,是否可以快速理解和学习当前阶段需要的能力,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管理能力也或是所谓的战略能力。

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认知和能力。光有认知也不行,还需要有能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

2024年创业,拼的不是能力,不是资源,不是背景,拼的是快速学习能力。

原则案例:

我们招聘要求直线提升,

  1. 要求比大厂更高 (要求全栈,有全局视角)。
  2. 工作时间比大厂更长 (早 10 晚 9)。
  3. 工资更低 (行业最低)。
  4. 配高额期权。

思考点:公司是一个联盟,是一个球队,大家必须足够优秀,大家在一起,是要把事情做成,为用户提供价值,为社会解决一个问题。

现在加入的同学,要求有自己的野心,要么非常认可公司使命,要么就是将来准备创业,来原则学习创业技能。

第二:公司的使命 (方向)

创业公司 CEO 最重要的三件事:找人,找钱,找方向。

人要找很多,钱也要找很多,但方向只需要找一个。

方向决定未来,这个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一个创业公司,在早期阶段,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

方向确定后才需要考虑钱和人才的匹配。

钱和人都只是生产资源,方向决定未来,方向的选择来自认知,来自观察这个世界的视角。

原则案例:

**使命:**为自由职业者做软件,帮助他们提升工作和赚钱效率。

**切入点:**短视频创作者工具。

**思考点:**这些自由职业者需要来短视频引流或交付成果。

第三:切入点

都说创业要顺势,现在很多人涌进 AI 领域 (赛道),最后能成的寥寥无几,这是个趋势,是个机会,但不是所有参与者的机会。

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几年前的知识付费,最终做成事的是那些常年坚持写作,深耕内容创作的人。

这次 AI 也是一样,不要凑热闹,那不一定是你的机会。

想想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公司要有公司使命。

个人也是一样,越早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越早可以跳出 “职场轮回”。

自己都想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要做什么,那只能随波逐流,任人摆布。

创业也是一样的,切入点,一定要是自己能做的,擅长的,喜欢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才有可能避免失败。

原则案例:

做芦笋录屏、芦笋提词器、芦笋直播助手,降低工具难度,降低新人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我们要服务的就是小白用户,我们要服务的增量市场,我们没有竞争对手,因为我们聚焦在用户,为用户做产品。

思考点:过往经验就是做极简工具,这是我们的经验,也是我们的能力,为用户做需要且极简的产品,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迷茫?

通过读书《走在信仰的路上》知道了,为什么现在人普遍会出现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追求。

这背后是因为传统教育,中国的教育主张是听话,这是一种奴性教育。

听家长话,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

听老师话,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

听老板话,努力工作,升职加薪。

始终没有教人们 “听自己的话”,一切幸福,都是因为爱和喜欢。

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就是没有独立思考。

学校永远不教工作以外如何赚钱,不教如何创业,不教如何做自己,因为老师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做自己。

当今社会,很多企业家,创业者,小老板等等,都是被逼或主动选择跳出 “职场轮回”,选择了做自己。

当今社会,赚到钱的,很多都不是传统教育的好学生。

存在即合理,这是社会需要,也是掌权者需要。

刚开始创业要不要发工资?

我认为是需要给现金的,早期是要少一点。

无论创始人,还是联合创始人,还是员工,都需要给现金。

大家为啥要创业?除了一腔热血,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一点点问题之外,大家追求的就是赚钱。

我们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而且我们创业大概率是要失败的。

如果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那么怎么干创业呢?

创业和投资一样,是要赚钱的,如果没有这个信心,那就不要开始。

对于创始人,赢的信心一定要有,但同时也要永远做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连创始人自己都信心不足,联创怎么相信,团队怎么相信,潜在投资人更不相信了。

说到现实情况,很多团队开始融不到钱,上次创业做幕布的时候,我们也没融资,我们就一边开淘宝店卖货赚钱,一边给我们自己发工资。

这次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也做好了自己出钱的准备,不过我运气比较好,开始的时候就融了钱。

无论如何,一定要有收入部分,这样创业才可以 “坚持” 长久一点,才有可能在 “有限” 的时间内验证需求,完成小闭环。

也就是俗话说的:先生存,后发展

创业早期,就是应该:低成本的多做尝试,多试几个方向,验证方向后,加大干!

现在已经不是写个 BP 就能融到钱的时代了。投资人,永远是锦上添花,投资人都是在看到希望后才会出手,尤其是人民币基金。

创业者真的有信心 (决心),自己出钱,自己创业,这样反而更容易吸引到投资人。

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要卖房创业,创业不能赌。如果这次不行,就认输,然后从头再来。

还有就是,创业过程不是寻找捷径,而是避险。

做一些决策和动作,都是避免失败,提升一点点成功率。

还有一些我自己的创业观点:

1,如果决定创业,最好全职创业

创业很难,不是试一试,玩一玩就可以的。

马斯克早期都是睡在特斯拉超级工厂里,稻盛和夫也是在锅炉房里过夜。

创业早期可以给自己设置个期限和目标,比如 3 个月 (6 个月) 达到什么目标,这过程中,不想放弃,100%投入。

到时间后看情况,如果实现目标就继续,实现不了,就重新回去上班,然后为下一次做准备,

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

2,创业要趁早

创业过程就是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创业越早意味着自己可验证的时间越多,成本也越低 (单身,无房贷等)。

如果已经不年轻了,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间点,毕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3,创业是用更好的解决方案解决一个过去的问题

有人说,营销是一种创造需求,但营销更像是一种满足潜在需求,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

需求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创业的过程就是用更好的解决方案去解决一个过去的问题,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是新技术 (ChatGPT),可以是新交互 (苹果),但一定是用新的东西,创业不是追寻趋势,创业是迎合 (匹配) 趋势。

创业是推动未来到来。

创业公司要什么样的人?

陆续有一些关注创业的朋友加我,对原则科技想更进一步了解,甚至直接投来了简历,我回复了很多问题,在这里,我给你分享下我的思考。

加入创业公司,对于候选人来说意味着选择了一个,低工资,高险大,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加班严重) 的公司。

创业公司没钱,也没实力,但又需要合适 (优秀) 的人,这个时候,如果感觉公司拼不过大厂,然后降低招聘要求,看似是无奈,其实是战略的逃懒。

这明显是错误的,包括过去的我们也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个时候唯一的解就是创始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招聘上,去寻找和吸引那些志同道合 (关注自我驱动,关注成长) 的候选人。

把公司使命告诉他们,通过公司使命吸引那些认同自己的梦想,关注自我成长,有创业者心态的人。

这些早期能加入的候选人,他们很明白,加入创业公司,不是给老板打工。

他们是来创业公司学习如何创业,他们更关注个人成长,这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有更大的施展的空间。

因为终究有一天,他们中的大部分是要出去创业的。

如果你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你可能会得到的回报:

1、一个人才密度高、透明、快速成长的环境。

2、如果创业成功 (需要一起努力),可以得到极高的财富回报。

对候选人说:

  • 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技能,还需要你的想法,你的责任心,老板做错了,要直接指出来。
  • 这是给老板打工,这也是在给自己工作,更多关注个人成长,成长大于一切。
  • 你需要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这是在为自己创业,需要有全局视角,关注用户需求。
  • 其实对于你来说,加入创业公司,这是最优解,而且越早越好,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因为在大厂工作,总会遇到 35 岁危机,无论男女。

对创业公司说:

  • 尽早想清楚公司的 “使命”,这是公司发展的方向。
  • 只能通过使命去吸引优秀的、合适的人才,
  • 在团队中,一定要让人才多发声,因为靠创始人一个人思考,公司大概率做不大。
  • 人才很难培养,只能筛选,低门槛加入,高标准要求,不行就换人。
  • 没有高薪,但不能降低对人才的要求,只能多花时间寻找。

出海赚钱最简单的方法。

这个标题,一点也不标题党,相信我!

我自己是做 SEO 出身,我不会写代码,不会写 SQL,但我知道如果做能赚钱。

不依赖别人的赚钱方式,也是我自己曾经的赚钱方式。

SEO 本质就是一种思想,把自己产品/网站推广出去的思想。

这种推广,这种思想,核心是流量思维,是获取流量,是追寻流量。

流量在哪儿,就去哪儿做,甚至做到流量之前,等着流量。

做到这种不难,需要学习,需要耐心,需要多观察同行,需要多思考,多总结,多尝试。

现在很多人开始以独立开发者身份做出海业务,开发一个自己的产品,其实工作量很大,哪怕有 AI 加持,结果往往成功率还很低。

但如果是流量思维,是 SEO 思维,那事情就可以很简单,以终为始思考就行。

最好就是做到流量前面,预测什么时候流量回来,而在流量来之前在前面等着,等着流量自己来。

最近我一直想学习点新技能,毕竟 AI 来了,但我想明白了,人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把自己特长发挥到极致,提高的绝对高。

一件事,一个观点,拼的是理解和认知,做事大家都是可以做。

关键是目标是什么,预期是什么,节奏是什么。

比如:跨境电商是很火,你也想参与下,那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终局是什么?是跟随大家随便做做,还是做一个垂直领域的小品牌?

你的优势是什么,你的节奏是什么,你是单兵作战,还是团队作战,这些基础不同,动作都会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就怕你团队作战,还没想清楚,最后一塌糊涂。

当然,如果你想的只是赚点钱,那还有其他方式,不一定是做跨境电商。比如可以做:AI 情绪价值这个方向。

2025 年,我会带着团队,做一些谷歌 SEO 的项目,带团队体验流量变现的感觉,把整体收益提升提升,让大家更舒服一点。

这是我擅长的,也是我能和喜欢做的,也是我新的成长方向。

做产品,不一定是一款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网站,一本书,一套课程,一个社群,一个团队。

一流的团队,才能做出一流的产品,认知是关键,团队战斗力是根本,是核心竞争力。

分享一下做 IP,做自媒体的思考。

之前约了一个朋友:橘子老师,下午聊了两个小时,对自媒体,对 IP 有了新的认知。

首先讲一个我们两个人的共识:做 IP 是当下这个时代必备能力,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

他也建议他们的团队成员都做 IP,因为他也是一个 IP 账号受益者,他 X 账号有 10 万粉丝,公众号有 1 万粉丝,即刻也 8K 粉丝,这些粉丝除了可以让他有一些收入之外,还能结交很多新的朋友,这点我也是深有感受。

我直播才 1 个月,已经认识好几个二级好友了。我自己的粉丝群也到 3 群了,也有近 500 人了,每周直播,邀请不同的朋友,自己有收获,朋友们也有收获,这就是个共赢的事。

我也在上周给团队建议做 IP,大家还没开始行动,我后续也会持续建议他们做。

他也建议我好好运营下自己的 IP,毕竟有创业成功经验,有字节工作经验,有融资经验,还有带团队/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可以给粉丝们分享的。

产品,不一定必须是一款软件,也可以是一套课,一本书。

我也认识一个作者,定期出书,我就很羡慕,他也说过,做软件产品,也是书,用户就是读者,都是在为用户创造价值。

我今天早上还真一瞬间畅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不工作了,我想 “闻香吃茶,读书写作,陪伴家人”。

问香吃茶,是提升品味,感受生活。

读书写作,是持续成长,思想输出。

陪伴家人,是情绪价值,感受陪伴。

第二个共识就是:情绪价值

他下一步创业方向跟情绪价值有关,情绪价值也是真需求 (最近我在读《真需求》),情绪价值也可以做很高的收入。

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倾听,都需要有发泄和倾诉。现在 AI 的另一个价值就是陪伴,虽然还不够好/不够逼真,但已经在越来越好的路上了。

也有一些朋友就是在做 “情绪价值” 这个赛道/领域,毕竟大家对效率工具软件付费意愿太低了,只适合小而美。

第三个共识:IP 是放大器,可以放大团队的产出,这个就不多赘述了,如果团队里有几个 IP,那推广起来,就很方便了,毕竟流量那么贵。

个人 IP 账号,还是需要持续运营,可以成长,可以结交新朋友,本身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且对自己,对团队都有帮助,

真心建议,行动起来,开始做自己的 IP 账号。开始没人看,没关系,开始就好了,持续就好了,很多事都是迭代出来的。

下一步,我也会把我的公众号更新起来,毕竟公众号群体质量还是很高的,说的对,我就听,我就执行!

思维方式决定选择。

我们的新产品,开始内测了,我联系了一个朋友,寻求一点推广的建议,这一聊,就是 2 个小时。

结束的时候,我跟他说,我有学习了,真的是每次交流,都有新的收获。

毕竟经验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观察的世界就不一样。

我们是服务求职场景,他看完产品说不错,但是不是可以延伸一下。

比如去做最前面的简历生成,通过 “免费简历生成” 可以是个很不错的获客方式。

在中国做产品,免费永远是最好的获客方式。这里的获客,是 C 端的用户,实际的使用用户。

他还提到了可以尝试做直播,我愣了一下,请他展开讲讲,

他的思路是直播其实是在做 B 的事,通过直播间演示产品,然后让直播间用户懂得价值,同时把产品包装成一个可以赚钱的项目,然后暗示引导可以成为渠道,去卖这样的产品,赚取佣金。

能容易变现的产品,一定是教别人赚钱!

也就是始终是赚想赚钱人的钱,这大概率就是大家口中的:割韭菜吧。

生菜有术,李一舟的 AI 课,再延伸到国内的各种知识付费,可以说是贩卖焦虑,可以说是智商税,可以说是割韭菜,但这确实是每天都在不断上演的事。

可能中国人太想赚钱了吧。

回归到我们做的产品,他们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收钱,我又请他展开讲讲。

他说,

第一层:AI 生成简历,免费,但需要看广告,这是一层收费,起码可以保障一个 AI 接口的成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积攒最前线的用户池。

第二层:用户直接使用工具收费,比如:AI 简历,AI 笔试,AI 面试。纯工具层面的收费 (这也是我们过往的经验)。

第三层:用户找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给用户推荐工作,可以赚猎头的钱,无论是收用户还是收企业。

第四层:用户如果找不到工作,也不付费使用工具,那可以给用户推荐 “兼职”,对应就是一些网赚项目,一个项目客单就是 20-100 左右,用户可以买个,自己去学习做兼职/网赚。

第五层:如果用户不想一个找/做兼职小项目,那么可以给用户做个代理,开个二级站点,给用户提供一个可以成功代理人/合伙人的机会去卖网站上的工具/网赚项目等等。

这一套下来,可以让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成为长久合作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买卖双方,不是一次性生意。

他核心的思维就是:流量来了,就尽量抓住,持续运营

而不是就只收一次钱,如果是我们自己,那就只有第二层。

这就是,我时常会说的,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多少,因为从来没得到过。这或许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吧。

分享一下读过的书单。

2024

  • 《高势能品牌》
  • 《无限的游戏》
  • 《华为团队工作法》
  • 《走在信仰的路上》
  • 《极简法则》
  • 《将心注入》
  • 《发明》
  • 《详谈·吴骏》
  • 《管理的常识》
  • 《觉醒胖东来》
  • 《为成果而管理》
  • 《张一鸣,让字节跳动的哲学》
  • 《痛点》
  • 《市场营销》年度推荐
  •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 《别离歌》
  • 《底层逻辑 2》
  • 《财富的真相》

2023

  • 《臣服实验》
  • 《清醒地活》2023年度推荐
  • 《新世界》
  • 《干法》
  • 《段永平传》
  • 《小罐茶杜国楹》
  • 《跨越鸿沟》
  • 《乌合之众》
  • 《创华为》
  • 《匠人精神》

2022

  • 《次第花开》
  • 《纳瓦尔宝典》
  • 《空谷幽兰》
  • 《欲望的博弈》
  • 《六祖坛经》
  • 《可复制的领导力 2》
  • 《朋友圈的尖子生》
  • 《一往无前》
  • 《抉择》
  • 《穿越寒冬》
  • 《成败由心: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哲学》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上)》
  • 《被讨厌的勇气》2022年度推荐
  • 《心若菩提》
  • 《少有人走的路》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 《小狗钱钱》

2021

  • 《乔布斯传》
  • 《一生的旅程》
  • 《敬天爱人,从零开始的挑战》
  • 《杰克。韦尔奇智慧活学活用》
  • 《详谈 01:左晖》
  • 《人心红利》
  • 《认知盈余》
  • 《详谈 02:杨浩涌》
  • 《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 《饮食术》
  • 《不拘一格》
  •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商业逻辑篇)》
  • 《断舍离》

2020

  • 《塔木德》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 《火星人马斯克的地球创业游戏》
  • 《我的经验与教训》
  •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 《易经》
  • 《干法》
  • 《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

2019

  •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 《高手》

2018

  • 《知行合一王阳明 (1472-1529)》
  • 《跃迁》
  • 《周鸿祎自传:颠覆者》
  • 《每天最重要的 3 件事》

2015

  • 《从 0 到 1》
  • 《互联网思维 - 独孤九剑》

2014

  • 《拆掉互联网那堵墙》
  • 《30 岁后用钱来赚钱》
  •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 《定位》

随易说

本次访谈,我已经被晓力哥的人生经验,创业经验所折服,已经想不到要怎么说了。

只说两个事情吧:

  1. 关注我,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采访和收获。
  2. 关注郭晓力,学习他的人生和创业哲学。

何以解忧,唯有代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