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农村程序员,独立开发者,行业观察员,网络小说家,前端之虎陈随易。
- 关注公众号:
陈随易
,获取最新观察、思考和文章推送。 - 个人网站 1️⃣:https://chensuiyi.me
- 个人网站 2️⃣:https://me.yicode.tech
我会在这里分享关于 编程技术
、独立开发
、行业资讯
,思考感悟
等内容。
另外,我也会在 半世为仙
这个公众号连载小说,欢迎关注。
如果本文能给你提供启发或帮助,欢迎动动小手指,一键三连 (点赞
、评论
、转发
),给我一些支持和鼓励,谢谢。
本文内容是我本人十年前的真实经历,由于时间久远,相关照片和内容已经找不到了,分享出来,仅供茶余饭后,听个故事罢了。
我是2013年在长沙上的大学,老爸主业是农民,副业是一个有着 20 多年经验 (现在已经有 30 多年经验了) 的传统算卦文化爱好者,由于耳闻目染的关系,所以我在大学后,对华夏神秘文化也颇有兴趣。
那时,QQ 玩得不亦乐乎,也搜索并加入了一些有关华夏神秘文化的群,天南海北地聊着一些神秘事件,文化等。时间久了,跟一些经常冒泡的群友也相对熟络起来。
当时,群里的群主,组织大家线下聚会,一起聊一聊,玩一玩。
我经过一天的思考,也决定报名参加,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人士组织的线下聚会。
聚会当天,转了两趟公交车,到达约定的地点,找了几圈不确定在哪里,便在群里问人怎么走。
不一会儿,一个人出来了,来接我的正是群主,大概是一个 3-40 岁上下的中年人,我们互报昵称后,便会心一笑,简单扯了几句,便走进了一扇大门。
里面是一个简单的 KTV,中间很空,摆着有 2 个话筒,两把简单的椅子,房间周围摆了一些桌椅,上面有一些零食,凉菜等。已经有一些人落座闲聊了,我找了一处空位,静静观察,并不时玩着手机。
玩了一会,便主动跟同桌的人闲聊起来,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局促,他也是群里的,只不过说起昵称我没什么印象,反正慢慢也聊开了些。
群主招呼大家不要拘谨,就像家里一样,该玩玩,该吃吃,于是我便慢慢吃起零食和凉菜来。
期间看到歌曲有我比较熟悉的,便走过去,跟人一起唱起来,其实心理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完全陌生的活动。
后面,我又自己点了一首李玉刚的歌,因为那时我比较喜欢李玉刚的风格,女生部分,也还算凑合。
群主一看也来了兴趣,凑过来跟我一起唱了起来,说实话,女生部分我的水平还算可以,唱完全场都喝彩起来。
就这么吃吃,唱唱,聊聊,大概就到中午时间了,得吃正餐了,昏暗的灯光也消失了,整个大厅亮堂起来。
这会我才看清,这稀稀落落的,也不少人,至少有 15-20 个。而中饭我以为会有米饭,结果还是纯吃菜,边吃边聊。
在聊天的过程中,参与的人里面,确实有神秘文化组织的,比如 五花教
,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可能是这个。
然后还给 2 个参会的人,举行了入教仪式,一面墙上,挂着几副神秘画像,对着宣读并跪拜等,正式收入门下,并赐予了法号和信物。
说实话,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全程大气不敢闯。
就这么慢慢的,时间到了下午,有没有吃下午饭,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当天晚上肚子饿得不行。
天色已晚,距离近的就回去了,距离远的,群主就安排到附近的旅馆住了下来。
原本在大厅的时候,大家商量着凌晨 12 点,去岳麓山的车祸现场施法看鬼,但是有此胆量的只有几人,显然我不在其中。
第二天一早,大家又照了个面,便各自回去了。
后面在群里闲聊,聊起那天晚上到底看到鬼没有,回答是,没有。
这便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次奇闻轶事,后面屡屡回想起来,还是感叹自己心真大,这也敢单刀赴会。
所以呢,和着已经模糊的记忆,凑合着分享一下,也算是对曾经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缅怀了。
现在我对神秘文化依旧有兴趣,只不过,可能要到 40 岁之后才有机会和时间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