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家好,我是古法传统文字创作者 随易,我写的所有文章都不含 AI,皆为个人思考与总结,期待与诸君灵魂交流,如果能点个关注,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我们村坐落在 资江 的支流 郝水 河畔,务农为生,主要农作物是 辣椒豆角西瓜

家庭的收入来源,只有变卖,出售农作物这一条路径,别无他法。

如今,我们 90 后也已长大成人,我们的父辈们,也到了 60 左右的年纪,苍老与沧桑跃然脸上。

我曾以为,60 岁的年纪,这种苍老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村的老人都是如此,直到我在现实中接触到一个看着 50 岁左右的退休干部,一问比我爸还大几岁。

原来,长期的辛苦和劳累,真的会让人苍老 10 岁,甚至不止 10 岁。

而纵观农村教育,父辈的这种付出与辛苦,从我现在的年龄,阅历,经验来说,真的不值得。

父辈们吃了太多的苦,却获得了最少的回报,有的甚至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任何 福报,便已驾鹤西去。

这,真的值得吗?

我亲自跟着父亲卖过几次菜,农民从种菜到卖菜,无不时刻承受着损害身体健康的风险。

很多时候为了多买 2-3 毛钱一斤,宁愿耗到天亮,也不愿意直接便宜点卖给菜贩子。

刮风下雨,日出日落的田间劳作是最基本的,很多时候甚至中午,下午才吃早饭。

请不要不可置信,这就是我所见到的农村真实情况。

农民父母们在体现着他们伟大与无私的同时,也同步上演着跌落到极致的迂腐与倔强,十亩农田,竟比生命还重要。

或许在孩子学生时期,为了赚钱交学费,尚可理解,但孩子成年后,已经有了自己的谋生能力,父母们依旧雷打不动,日复一日,以极大消耗自己的生命健康为代价,为孩子攒钱买房,为结婚准备。

这的确是伟大且无私的父母,但永远不知疲倦,一直以极大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去劳作挣钱,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如果父母不要这么拼,不要这么无私,不要这么大爱,不要这么辛苦劳作伤害身体,或许我们给父母的生日蛋糕,还能亲自看到他们多吹几次蜡烛。

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的孩子们,更是令父母气到吐血。

有的小学就满口脏话,初中就抽烟打架,高中成绩垫底,高考完要么进厂,要么去学费昂贵的中专,大专。

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进厂功全无。

倒不是说进厂一定不好,但是长期的流水线生活,会极大地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和理想。

我高中待了 2 个月流水线,那段时间感觉比2年还漫长,也是第一次真正看到 麻木行尸走肉 的具象化。

如今呢,短视频兴起,这种精神鸦片对尚处于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就开始荼毒了。

也是生活中的真实例子,邻居有个读初中的孩子,早上起床到凌晨不知道几点睡觉,一直都在看手机短视频。

很多时候喊他都仿佛听不到,跟他聊天也明显比2年前呆滞了很多,反正就是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如果父母说教,轻则闷闷不乐,重则互相打骂。

甚至我几个月前开车路上送过一对母女和女孩的奶奶去卫生院,交谈之下才知道,这个妈妈,因为说教他 18 岁的儿子每天看手机的问题,被儿子用刀砍伤手臂。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农村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家庭教育问题,沟通问题。

很多父母累死累活养大了一个白眼狼,仇人,除了过年见面一次,甚至在有限的生命里,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如此辛苦操劳一辈子,真的不值得。

何以解忧,唯有代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